刘世锦:创新驱动需发挥企业家才能和精神,中国需加强0到1的科技创新突破

编辑:子墨 来源:证券之星 2024-04-15 20:34    阅读量:969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近日,长平经济论坛“新质生产力:数字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围绕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演讲。

刘世锦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体可以理解为讨论创新驱动,需要从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流程来理解这个概念。创新驱动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环境。需要营造这样的政策环境,鼓励大家创新,让人们愿意创新,对创新是有期待的。

刘世锦指出,要把企业家才能和精神与资本提供区分开来,或者说把企业家和资本家区分开来。所谓企业家才能和精神,就是好奇心、远见、洞察力、冒险、探索、坚韧不拔、组织协调力、执行力等一系列特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家才能和精神的主要职能是组合利用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数据等各类资源,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组合资源的资源,是高于资本的一种更为稀缺的资源。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提供者的人数大量增加,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已有上亿人参与,这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真正能把企业办好、具有企业家才能和精神的人现在依然是稀缺的”,刘世锦表示。

刘世锦进一步指出,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一个企业能够办好的关键性指标。民营企业一般由企业家创办,所以企业家才能和精神能够体现得比较好,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家精神在一些人身上能够持续始终,比如内外环境的变化、治理结构的缺陷、二代接班等,都有可能引发民营企业家精神的衰退或者断档。国企经过多年改革以后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仍然摆脱不了行政化、官僚化甚至机关化的困扰。有些新国企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不错,背后往往是有一两个具有企业家才能和精神的领导者,但这并非常态。能不能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发挥主导作用,是国企能否搞好的关键因素。

刘世锦表示,近年来中国的新创投企业增速明显放缓,这需要关注和反思。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大型科技企业的作用比以前更加突出。这些年中国的优势是技术跟随能力和工程化能力,前提是产业配套基础比较好、应用场景相对比较多,但是不能满足于此,更重要的短板是缺少从0到1的创新文化和机制。现在全球科技资源、创新资源的配置不是按照国家分配的,而是在全球范围之内进行资源分配的,美国的所谓的科技优势,实际上人才优势,因为它集中了全球范围的科技优秀人才。中国真正要成为一个领先的创新型国家,还是重视从0到1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吸引聚集全球科技创新的一流人才,加快相关的创新体制机制文化建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