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跨界新战场:20+巨头竞逐人形机器人万亿蓝海

编辑:赵仓唐 来源:中国广告网 2025-04-30 09:51    阅读量:12703   会员投稿

  

车企跨界新战场:20+巨头竞逐人形机器人万亿蓝海

当汽车的车轮驶入科技深水区,一场跨界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掀起跨界浪潮,超 20 家国内外车企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加速推进,这片新蓝海正成为车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战场。

近期,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持续攀升。小鹏、广汽、比亚迪、长安等一众头部车企纷纷入局,特斯拉也在其中展开角逐。去年 12 月,广汽集团率先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GoMate;同一时间,比亚迪开启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招募;长安汽车公开寻找人形机器人研发供应商;长城汽车也宣布与具身智能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多方势力加速布局,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各大车企相继公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规划,全力抢占行业先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透露,2025 年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工作,2026 年开启商业化量产;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 Iron 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直指 2026 年规模化生产;广汽 GoMate 也计划于 2026 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大规模。

车企扎堆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背后有着深层逻辑。技术层面,智能电动汽车与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技术同源,车企积累的 “三电” 技术、传感器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等,为机器人研发提供天然优势;供应链方面,汽车制造与机器人生产存在大量资源重叠,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应用场景上,人形机器人稳定高效、不惧恶劣环境,能胜任汽车生产线复杂任务,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从长远发展看,这更是车企开拓新增长点、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技术迁移与资源整合,构建全新增长曲线。

高盛研究报告显示,2025 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到 2035 年,市场规模将飙升至 1540 亿美元。这片万亿级蓝海,正为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产业打开全新增长空间,一场科技与制造的跨界竞逐已然拉开帷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